第77章 四平之战(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四平地处东北中部,松辽平原的腹心,南与沈阳相邻,北与长春为邻,交通便利,铁路呈十字形,纵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经过四平,南既可通营口、大连、又可通锦州、山海关、北京,向北可通哈尔滨、牡丹江,向东可达西安(今辽源)、通化、辑安(今集安),向西北可通白城、齐齐哈尔;向西可通郑家屯、通辽。
因此,它不仅是交通的枢纽,而且也是当时东北的一个门户。扼住了它,就可以隔断与东、西、北满的联系。
因此,四平历来为兵家所必争。共产党在东、西、北满有广大的根据地,占据了它,就有了可靠的后方。
同时,四平也是由东北地区。通向京津冀的必经之地,可以说只要谁控制住了四平,那么东北的命运就在谁的掌控之下。
四平又是粮谷集散地,正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如此的重要,故而在历史上也曾成为了兵家的必争之地。
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侵占我国东北,他们力图通过以控制铁路及铁路附近重要城镇为主的方式来达成侵略并占领东北的狼子野心,四平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的重要目标。
东北抗日先遣军只要占领了它,进可占长春,退可守沈阳,又可割断关东军南北之间的联系。因此,国共双方都把四平看作是必争之地。
四平的地形地貌便于大规模用兵。四平近郊东、南、北有起伏高地,特别是东南小山是四平的制高点,可俯瞰全市。
远郊及周围百里之内,南、西、北都为开阔平地,便于大规模用兵。
就关东军一方而言,便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部队行动;就抗日先遣军一方而言,便于在四平周围集结大批部队在运动战中歼敌。因此,敌我双方都力争占领四平。
就四平城区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作用。四平当时已是一个将近1o万人口的省会城市,北有兵营,西有飞机场,市内有军用仓库。
市区街道整齐,呈井字形。以铁路为界可分为道东和道西(通称道里)两部分,东、西十几条南北大街和七、八条东西大街(通称纬路)方方正正,宛如象棋棋盘。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南北各有一条小河。
如此方城,城区周围可筑城墙,挖护城河,埋鹿砦,修明堡暗碉。市里可凭借坚固的房屋及高大的楼房构筑工事,形成交叉火力点。
因市区比较宽阔,又能以铁路和天桥自然把四平分割为四个部分,既可统一行动,相互支援,每个部分亦可独立作战,易守难攻。又可部署几万军队于市区。
因此,只要准备好足够的粮食和各种军需用品,守,可以守数月,进,可以凭借便利的交通,迅调兵,南驰沈阳,北进长春,西可援八面城、郑家屯、东可出梅河口、通化。
由此可见,东北这块战略重地是延安领导和总指挥都希望得到的。
而且延安领导专门致电总指挥,战略性地指出:“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我军占领四平则意味着我军在东北的根据地有了一个可靠的后方。
总指挥在第一、第二兵团占领辽宁省大部以后,看到了希望。
而且东北抗日先遣军全体指战员一致认为,实现控制东北的关键就在于四平。
四平作为扼守东北西满地区的要冲,无论敌我双方只要意在执掌东北局势,就必须先占据四平。
5月6日上午1o时,东北抗日先遣军到达了四平,在李云烨的建议下,李云龙和丁伟商量以后,命令先不急进城,要目的是扫清国民党守军的外围支点。
下午1时第一兵团6纵的部队先攻占了四平西郊的飞机场,肃清了四平街外围,各部队完成了对四平的合围。
一天之后,东北抗日先遣军成功拔除关东军军的所有外围支点。
5月7日5时,总指挥下达作战命令,东北抗日先遣军起了对四平的总攻。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