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年后,他所创立的&1dquo;心学”显然与王阳明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是
梁启、梁漱溟这两位国学大师将贺引进了国学研究的大门。
贺氏后来之所以走上翻译、介绍西方学术思想之路,尚得力于另一位良师。19
24年,著名翻译家、《学衡》杂志主编吴宓到清华大学任&1dquo;国学研究所”主任,并
聘有导师王国维、梁启、赵元任、陈寅恪等。吴宓在清华次开出翻译课,系统
讲解翻译原理与技巧,并辅导翻译练习。选习此课的人本不多,能坚持不去的就更
少,贺不但选修了此课,还是少数几个能坚持到底的人。他与另两位好友张荫麟、
陈铨三人最得吴宓赏识,人称&1dquo;吴门三杰”。在吴宓的影响和帮助下,贺不仅对翻
译产生了浓厚的兴,打算&1dquo;步吴宓先生介绍西方古典文学的后尘,以介绍和传播
西方古典哲学为自己终生的&1squo;志业’”,同时他还在翻译理论的研究上开始有了自
己的见解。1925年秋,贺写成《论严复的翻译》一文,表在《东方杂志》第24卷
第49号上。这篇论文从翻译的对象、翻译标准、翻译的副产品等三个方面,探讨了
中国翻译界的先驱者严复在翻译介绍西方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和值得借鉴之处,这
篇论文,是严复在1921年去世以后,关于他的翻译思想、手法及其影响的第一次系
统研究,也正是通过这种研究,贺从严复那里借鉴和吸收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例如,
严复喜欢在译著前作长序,从此来介绍作者的生平、&1squo;思想,并借此表述译者的学
术思想、见解和观点,以帮助和启迪读者,这种方法即为贺所接受,并成为他以后
长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法。如果说,在清华期间,是梁启、梁漱
溟等人将贺领进国学之门,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的话,那么,将其引进翻译领
域,并使其初步确立以翻译介绍西方思想文化为自己终身事业的人,则是吴宓。
1926年夏,贺毕业于清华大学。多年的求学生涯使他深刻地认识到,&1dquo;一个没
有学问的民族,是要被别的民族轻视的。”为此,他决定远涉重洋,赴美求学。同
年8月,贺离开祖国,赴美国奥柏林大学哲学系学习,希望学得西方古典哲学这个西
方文化的正宗,并把它介绍到中国,借以帮助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
在奥柏林大学两年的求学中,贺最大的收获是接受了斯宾诺莎的&1dquo;实体”学说,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