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免费-纯欲御姐主播
随着单于的一声令下,数十处火头开始燃烧,火借风势,风助火形,瞬时间,大火伴随着浓烟从上风口往下滚滚而去。只消一时三刻,李陵他们就会要么被火烧死,要么被烟熏死,要么跳水淹死,看来是没有活路了。
这边,李陵的手下见火势起来,也慌了神。有人说,要么干脆跳到居延海里,活一个算一个;有人说,干脆冲出去跟匈奴人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这时候,李陵急中生智,让士兵们也在芦苇荡里放火,对冲掉上风口的火势,提前在芦苇荡中间烧出一片空地,从而避免他们最后被大火围困而死。而且,两边一起放火,烟就更大了,遮天蔽日,能见度直线下降,李陵带着士兵,趁着浓烟又一次逃了出去。
逃出芦苇荡后,他们离边塞越来越近,在地平线上已经能隐约望见鞮汗山。只要翻过鞮汗山,居延塞便在百里之外,他们一众人就可以逃出生还。然而,从芦苇荡里跑出来后,他们并没能暂时摆脱匈奴的追兵,因为这时候全军将士无论精神还是肉体,都已经达到极限,似乎已经无法再前进一步。他们才跑出十几里地,匈奴人就又追了上来,李陵只好命令士兵们赶紧躲进山谷中的树林里。
且鞮侯单于率领大军在一旁的小山上看到李陵带着人进入树林后,马上命令大军把树林围起来,他认为汉军进树林就是走上了绝路,遂让自己的儿子亲自率军起冲锋。
这正中李陵的下怀,树林里林木茂密,骑兵到了里面完全施展不开,汉军的步兵游走其间倒是如鱼得水,或躲或打,显得格外灵活。李陵让士兵们依着树林的地势集中兵力,挥弩箭的优势伏击匈奴骑兵。汉军士兵有的躲在树上,有的藏身树后,有的猫在土坑里,匈奴的骑兵一接近,弩箭便从四面八方飞过来。匈奴人的战马卡在树木之间,想转身都困难,便纷纷被射成了刺猬。只见且鞮侯单于的儿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一拨人马冲进树林,不一会儿就纷纷冲出来,跑得快的抱头鼠窜,跑得慢的已经命丧树林。
山坡上的单于看到自己的儿子狼狈地逃回来,没想到已经山穷水尽的汉军居然还有这样的战斗力,心里不禁惊愕不已。更想不到的是,李陵竟然还敢在这个时候起反冲锋——树林里的汉军远远望见匈奴单于的旗帜在南山坡上,手中的弩箭毫不犹豫地通通往上招呼。弩箭射穿了单于的大旗,吓得且鞮侯单于掉转马头就跑。
然而,汉军的这次反击也让自己成了强弩之末,即便打退匈奴人的进攻,他们也无力冲出匈奴人的包围。回到林子里,李陵正愁该怎么逃出去,突然听手下人说刚才居然破天荒地抓到几个匈奴俘虏,便提过来审问。他要弄清楚为什么这次匈奴人对他如此穷追不舍,毕竟以往匈奴人作战讲究的是来去如风,很少拖泥带水。
匈奴人历来崇拜勇士,哪怕是敌人,只要是比他们强的,他们也会毫不吝啬地给予对手应有的敬意,于是匈奴俘虏也不隐瞒,对李陵直言相告。原来,单于追了这一路也在犯嘀咕,就对身边的将领说:“我们一路追击都不能击破敌人,这肯定是汉朝的精兵,现在他们引着我们一路往南走,这都快到汉朝边境了,保不齐前面还有汉朝的伏兵在等着我们呢!”于是,一时之间,单于便准备退兵,可他手下的将领都不同意,说:“单于亲自带兵追了这一路,几万人打几千人都拿不下来,这要是传出去,以后还怎么混?汉朝不是更加轻视我们了吗?现在,在丛林山谷间,我们施展不开,可再过四五十里就是平地,如果到了平地我们还吃不下这支军队,再撤也不迟。”
听了俘虏的话,李陵心里暗自高兴。虽然匈奴人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但这有可能是放弃前的疯狂。现在,一路的坚持只差最后一步,他们即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可凡事往往最后一步最为艰难,那边匈奴有人被俘,这边李陵的队伍里也出了叛徒。这个人叫管敢,是李陵手下的小兵。白天的时候,管敢因为见军队形势岌岌可危就表了一些悲观的言论,没想到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顶头上司的耳朵里,这下可惹恼了上司。结果,管敢在遭到上司一通辱骂之后,连夜偷跑出军营,朝匈奴单于的大帐逃去。
当管敢跑到匈奴那边的时候,且鞮侯单于正和手下大将商议明日撤军的事情,闻得下人说外面来了个李陵军中的降兵,便让人把管敢带到帐中来。不一会儿下人们就推搡着已经被五花大绑的管敢进来了。单于先前已经知道带领这支汉军的将领是李陵。此次交战,李陵率领五千步兵作战,指挥得当,匈奴八九万骑兵竟不得胜,匈奴人不由得对李陵高看一眼,因而对他手下的士兵亦有几分敬重。
且鞮侯单于让人给管敢松绑,问他:“你们李将军好生勇猛,跟我们一路打过来,是不是要把我们往伏击圈引啊?你们的伏兵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人?”
管敢先是一愣,随即告诉单于,李陵这支军队真的是孤军,没有后援,连天作战下来,人困马乏,而且弩箭已经快用光了。现在也就李陵和他手下的校尉韩延年各领的八百撑着黄旗和白旗的士兵还有些战斗力,其他人都不值一提,只要单于集中精兵消灭这两部分人,李陵的队伍定然一击即溃。
听了管敢的话,且鞮侯单于心里大呼好险,差点儿就这么让李陵跑了,不由得对李陵又多生出三分佩服之情,而且看管敢的神色,也不像是来诈降的,于是就命令手下各部队做好准备,第二天要一举击破汉军。
转过天来,匈奴人的进攻越猛烈而密集,而且专往汉军的要害打,也不冲锋,专往有黄、白旗帜的地方射箭,一时间矢下如雨。匈奴人一边打还一边喊:“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可留尔等一条性命。”
李陵一看,形势已经到了绝境,只好带领军队强行突围。这时候,汉军还有三千多人,但出时所带的五十万支弩箭几乎已经用光,大部分的武刚车也已经损坏。更要命的是,连天的作战使将士们手中的兵器都卷了刃,连木头都劈不开了。如今,大部分军官手中只有一把短刀,很多士兵则赤手空拳,只能把损坏的武钢车的车轴拆下来当棍棒,轮子卸了当盾牌,就这样跟匈奴人拼,边打边跑,一次次打退匈奴的追兵。
然而,不管李陵手下的士兵如何不畏死,这时候都已经是强弩之末。匈奴骑兵三面包抄,把李陵的队伍逼进鞮汗山前的峡谷中,然后匈奴人在山上居高临下地往谷中又是垒石又是滚木的一通招呼,汉军很多士兵惨死于谷中,李陵和剩余的手下被堵死在山谷里。
一直到夜幕降临,谷中才稍稍得以平静,李陵的心里却无法平静。至少到这一刻为止,他还是一个英雄,以五千步兵对抗十几倍于己的骑兵,转战千里,杀敌过万,他自信亘古以来还未有一个将领能做得比他更出色。可他现在离边境只有百里,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为何他的国家和朝廷没派来一兵一卒的援兵,难道就这样抛弃了他和他手下的士兵?接下来该怎么办?战死沙场吗?
不!
李陵爱惜自己的生命,自己年纪轻轻,还有大好的年华,无论如何一定要活着。为了突围,他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自己换一件普通士兵的衣服,不带随从,只带一把刀,趁着夜色刺杀匈奴单于制造混乱,然后趁乱突围。可现实不是武侠小说,李陵也不是飞天遁地的侠客,要想一个人潜入重兵把守的匈奴大帐,怎么办得到?李陵远远地在匈奴军营边上观察了好一阵子,也没瞅见什么空子,只好又转回来。
回到军营里,李陵十分丧气,认定此次兵败身死已成定局。这时他的内心已经起了变化:相比于战死沙场,求生的意念比往常更强大。这个很好解释,就好比一个病人,如果得的是急病,可能说死就死了;但如果是慢性病,长年累月地熬着,身子一天不如一天,渴望生的意念就会越来越强,为了活着,他可以尝试任何事情。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延年益寿的“保健品”和包治百病的“神医”屡禁不绝。
李陵让手下把旗子烧掉,身上但凡有值钱的东西也都埋了,自己独自坐在火堆前喃喃地说:“要是还有那么几十支箭,就足够突围出去了。”
这时候,李陵手下一个随从看出了他的心思,低声对他说:“将军现在已经威震匈奴,如果实在不行,不如先假投降,等以后有机会,再回去报效朝廷。就像浞野侯赵破奴将军那样,他投降匈奴后又跑了回来,皇帝不也还很信任他吗?将军的本事远赵将军,陛下都能礼待赵将军,难道会容不下将军您吗?”
李陵一听,马上呵斥手下:“住嘴!我要是不死,就算不得英雄好汉。”
可实际上,至少从李陵要去刺杀匈奴单于,见没机会就没动手开始,他的内心已经动摇了。手下的一番话无疑给他提了个醒:为了活命,投降也算一条出路。李陵觉得苟且地活着的弱者也比死了的英雄好汉要强,毕竟活着才有希望。况且从他爷爷李广开始,他李家不欠大汉朝什么,倒是汉朝亏欠他李家不少。可他毕竟不是只身一人,他还有跟他一路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让他们投降匈奴,他们断然是不肯的。为了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活下来,也为了让国家和朝廷的人知道他们这十多天来惊天地泣鬼神的经历,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让军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结果如何,听天由命罢!
李陵把手下集中起来,每人分两升炒米,装一片冰,吩咐大家趁着夜色各自突围,一旦突围成功,就约定在居延塞碰头。
约定完毕,李陵和韩延年率先上马,其他的士兵三五成群地紧随其后。
为了鼓舞士气,李陵让士兵把战鼓擂起来,想一鼓作气,带头冲出去。可是连日作战下来,军队里的鼓都已经破了,怎么用力都擂不出气势来,再敲也只有泄气的闷响。李陵暗自叹了一口气,和韩延年一起率先带着十几个士兵在沉闷的破鼓声中开始突围。
李陵一行人没有走出多远就被匈奴人现了。虽然夜幕深沉,看不见长相,但凭他们骑着马,匈奴人就知道,跑的一定是汉军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不一会儿,几千人就呼啦啦地追了上来。
几千人追这么十几个人,想当年以项羽之能尚被逼自刎于乌江,李陵一行人更是不济,没跑出几里地,韩延年率先战死。李陵一看四面被围,韩延年也死了,叹息一声,翻身下马投降。
可能还是有人会问:李陵最后为什么会投降?我的解释总结起来有两点:第一,这时候李陵还年轻,而且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征,应该说如果他最终能顺利逃脱,那他的战果是斐然的,这让他不甘于就这么战死沙场;第二,他带着五千孤军千里转战,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却依然看不到哪怕一个援兵,这让李陵对朝廷心生绝望。如果他在浚稽山下、在芦苇荡中或是在之前撤退途中的任何一处陷入绝境,他可能说战死就战死了,但是李陵一次次获得了胜利,一次次突围成功,又一次次身陷重围。任何人在绝望与希望间反反复复地折腾,都会导致赴死的勇气逐渐消失,求生的欲望愈加强烈,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堂堂七尺男儿呢?
李陵投降的地方离最近的居延塞仅有百里,骑马最多只需一两个时辰,对他而言,边塞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但不管怎样,之前十几天的奋战、艰苦和壮烈,在别人的眼里,从他下马的那一刻便化为乌有。
🎁免费-纯欲御姐主播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