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免费-纯欲御姐主播
正如周瑜所预料的,来自北方的曹军到南方后水土不服,很快便有大量士兵生病,而荆州新投降的士兵,曹操又不敢信任。此外,虽然年初的时候曹军在邺城外的玄武湖里操练过一阵子,但平静的人工湖和波涛汹涌的长江能是一回事吗?把在游泳池里练游泳的丢到海里面,他就会扑腾吗?所以,说白了,那就是赶旱鸭子上架。曹操所谓的水军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形成战斗力,但这个严重的问题因为荆州的不战而降被掩盖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十万曹军过长的补给线给后勤造成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因此,战争拖得久,对曹军同样不利。
既然对其不利,那就得尽早决战。
可士兵们根本不适应长江上颠簸的战船,何况里面很多人还生了病,而这时候已经不可能停下来等疫情控制住再慢慢训练水军。
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退回去,先把新得来的荆州守住,然后过个一两年,等训练好水军,粮草也准备充足,再来。
但这时候的曹操可不想等。他征战多年,以寡敌众的次数多了,什么危险情况没遇到过?当年的黄巾军、袁绍,甚至吕布,哪一个不曾势大,不一样被他消灭?更何况曹操如今兵多将广,又携轻取荆州之势,正是气势如虹、势不可挡之时。眼下只不过遇到些许困难,又不是无解,根本算不得什么。只要突破长江,曹军的铁骑便可以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江东,到时候“飞龙骑脸”,怎么输!
决心和信心,曹操是有的,但困难也是可见的。要渡江就要击败周瑜的水军,这一点怎么才能做到?让队伍在长江上日夜操练?
曹操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那就换一种思维。北方的军队之所以不善水战,一是受船只的大小限制,施展不开;二是大江之上风浪颠簸,士兵适应不了。
怎么才能迅解决这两个问题?很简单,根据常识便可得知:船的吨位越大,受风浪影响越小,也就越稳。
那么修大船、造航母?
那不仅花时间,而且船太大的话技术上也不允许。
还有没有能更快见效的办法?
有,就是把现有的船用铁链连接起来,几条甚至几十条连在一起,再在上面铺上木板,把小船变成大船,把大船变成巨船。这样一来,巨轮不仅不再颠簸,战马在上面也如履平地,即使在江面上作战,也能挥曹军陆军的长处。这样的话,曹军的劣势在局部又成了优势。
这是最省时省力且见效快的办法。不管这是曹操自己想到的,还是他手下的谋士建议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其实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虽然说逆风也能开船是常识,但逆风放火,还得让火迅烧起来,难度却颇大。
也就是说,曹操对局势的应对做得没错,周瑜应对曹操的办法也没错,错就错在大家都没想到,某一天,一向刮西北风的冬天偏会刮起东南风来。
曹操没有想到,所以他没有准备;周瑜没有想到,但他是有准备的。黄盖早已为这次行动准备好数十艘以度见长的蒙冲斗舰,这些船外面蒙着用于遮挡的大块布料,里面装满了柴火和油膏,船两旁插着牙旗,后面各绑一艘用于逃跑的小艇。
眼下趁着东南风起,数十艘船驶离赤壁,往曹操的水军大营疾驰而去。
等船离曹营近了,江上的曹军哨兵很快就现了动静,于是出言询问并警戒起来。黄盖原本的打算是到曹营跟前直接放火,不料中途就被现了。不过,没有关系,他有B计划。他马上指挥手下齐声大喊:“投降了!投降了!黄盖投降来了!”
江东士兵的喊声惊动了曹营。如果黄盖真的投降,那是周瑜战败的预兆,更进一步说,就是曹操夺取江东的先机。于是,军营里的士兵纷纷拥到岸边,准备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然后,他们看到了火光。
难道曹操完全没料到黄盖会来这手吗?恐怕也不是。黄盖的诈降书被送到曹操手上时,曹操曾这样跟送信的人说:“黄盖怕不是诈降吧?如果是真投降,我当然是要给他封爵的,而且爵位要比其他人的都高。”
可见曹操心里还是存疑的,但架不住这些年来在北方接连的胜利已经让这个时候的曹操自信到自负的地步,他对自己即将获得胜利坚信不疑。况且曹操也想不出周瑜这区区几万人马如何能正面抵挡他的数十万大军。所以,在曹操看来,黄盖主动来投降是人之常情。如果拼死抵抗,那才是脑子坏掉了。
因此,等曹操亲眼看到黄盖的船时,时间已然不足以让他仔细思考“如果黄盖是假投降,他现在来的目的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当黄盖的几十艘蒙冲斗舰燃起火,才反应过来的曹操已完全没有时间去下达应对的指令,更何况现在船上已站满踮着脚尖、准备见证历史时刻的士兵。
在强劲东南风的加持下,火船如离弦之箭般冲破曹军的水寨,燃烧的油膏让整个水寨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一座巨大的柴火山,然后又迅蔓延到岸上的营寨,整个乌林岸边瞬间成为一片火海。看到火船的第一时间,曹军那些挤在一起看热闹的士兵便已乱作一团。大家相互推搡,想迅离开最危险的地方,却因为平时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应急演练造成效率低下,谁都想抢先走,结果谁也走不了。
火烧、溺水、踩踏,曹军士兵在未遇敌人之时便遭受重创,但比大火更不可挽回的,是崩溃的人心和意志。曹操的美梦这时候被漫天的火光惊醒,更糟糕的是长江之上江东的战船遥遥在望;而在曹营东边,刘备隐藏的两万人马也正杀将过来。
清醒过来的曹操很快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战不能战,守不能守,怎么办?
走为上。
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曹操当真果决,一旦败局不可挽回,就不再纠缠于懊悔和留恋,要走就要走得干脆。于是,曹操下令让士兵们在军营里放火,将辎重和其他没烧着的东西也给烧了。反正要跑了,东西不能留给周瑜或刘备。
曹操为什么走得这么急?为何他不能先退个几十里,然后收拢残兵再与刘备或者周瑜的队伍一决雌雄?
不能。因为曹操知道,他撤退的道路上有一条必经的险路,那就是华容道。一旦刘备抢先在华容道堵截他,任他有百万雄兵,也必将成为瓮中之鳖。曹操必须先退出华容道,然后再做打算。
当满身泥土、烟灰的曹操好不容易到了华容道,又有难题摆在他面前:天刚下过雨,道路泥泞不堪,在前面探路的骑兵一个没注意,马就陷到了泥坑里。曹操这时候急得团团转,谁知道下一刻刘备的队伍会不会出现?
怎么办?难道等太阳出来,或者等斥候先去探路,然后再缓慢通过华容道?
不,曹操一刻也等不下去。他想了个更高效的办法:让那些生病、负伤的士兵背上树枝、木柴和茅草,硬生生地填出一条路来。即便如此,对滞留在华容道口的曹操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结果没等路填好,曹操就带着他的精锐骑兵冲了过去。那些还在背柴草填路的士兵被战马无情地踏在了泥泞里,成为铺好最后一段路的材料。
依靠许多士兵用生命填出来的道路,曹操终于抢先冲出华容道,一口气跑到南郡,让随后亲自赶来拦截他的刘备扑了个空。
等出了华容道,曹操才真的松了一口气。他笑着对周围的将士说:“刘备确实是我的对手,但他总是慢半拍。如果他能够快一点儿赶来,堵在华容道上,再放一把火,我们这些人必死无疑。”
尽管成功逃脱的曹操仍然笑得出来,但他输掉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战。同时,历史的车轮也偏离了天下一统的路线,往三分的岔路口驶去。
🎁免费-纯欲御姐主播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