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关羽的顶点与谷底(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免费-纯欲御姐主播
建安二十四年六月,刘备称汉中王,封四大将军: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后将军黄忠。七月,关羽便出兵进攻襄阳和樊城,并迅围困驻守襄阳的吕常和樊城的曹仁,但关羽的攻击重点在樊城。
关羽的出击迅猛且诡异,但问题是,究竟是谁让他在这个时候攻打襄樊的?
除了《三国演义》,无论是在事前、事中,还是在事后,我们都没有看到刘备命令关羽动进攻,或者诸葛亮或法正或其他人建议刘备命令关羽动进攻的正式记载,而演义是靠不住的。那么,结论只有一个:关羽自作主张动了襄樊战役。
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在刘备集团中,关羽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
虽然刘备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太像样的军队,但如果遇到必须分兵的情况,那一定是刘备自己带一支军队,关羽带一支军队。而且,刘备征益州的时候因为兵力不足,曾把最初留在荆州的张飞、赵云、诸葛亮都抽调走,唯一留下的就是关羽。这显示了刘备对关羽能力的认可。此外,刘备称王之后不仅封关羽为前将军,还给了他“假节”。这些都可以证明关羽在刘备集团中有一定的独立决策权。
而且,在整个刘备集团中,甚至包括刘备本人在内,大家都是让着关羽的。
马来投奔刘备的时候,关羽因为和马不熟,又听说他很厉害,就写了封信问诸葛亮:“马这个人怎么样,可以和谁相比?”
诸葛亮马上领会了关羽的意思,立即回信安抚。要说夸奖人,也有夸奖人的方法。在这方面,诸葛亮的水平就是高。关羽下巴处有数百根二尺来长的胡子,他对这一撮毛十分用心,平日里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还专门做了个布袋子把它们兜住,以防意外掉落及无端损耗,于是人们谓之“美髯公”。诸葛亮从这上面做文章,回信时跟关羽说道:“马这个人啊,不得了,文武全才,勇烈过人,可以说是一世之杰,就像汉朝初年的英布、彭越那样。这样的人可以和张飞一争长短,但是呢,还是比不上美髯公的绝伦逸群啊。”
拿到诸葛亮的回信之后,关羽大悦,并且把它视作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一旦有客人来,关羽就把信拿出来给客人看:“你看看,看看军师是怎么说的,哈哈哈。”
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关羽封为前将军,将黄忠封为后将军。诸葛亮知道后跟刘备说:“主公,黄忠不像马这么有名望,现在你将黄忠和关羽并列,马、张飞他们曾亲眼见到黄忠在定军山立功,不会说什么,但关羽就不一样了,他可能会不高兴,这样做不好吧?”
刘备说:“没事,你放心,我自有办法。”于是,刘备派了一个叫费诗的人去给关羽送委任状。
费诗到荆州后,关羽果然不干:“关某堂堂大丈夫,怎么能和一个老兵同列!”
早有准备的费诗淡淡地回答:“一个人要成就王业,就要什么人都用。昔日萧何和曹参都与高祖是故交,但后来高祖给韩信封王,使其地位在萧何与曹参之上,也没听说他们二人有什么意见。现在汉中王虽因黄忠立了大功而褒奖他,但要论及在汉中王心中的地位,黄忠又怎么能和君侯你相比呢!汉中王和君侯说是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休戚与共,祸福相依。不才窃以为君侯不应该和汉中王计较什么官位高低、俸禄多寡。当然了,在下就是一个送信的,君侯如果不接受,在下回去就是,但请君侯日后不要后悔。”
经这样一通暗捧,关羽才接受刘备的委任状。
可问题是,关羽到底值不值得所有人都惯着他、让着他呢?
他显然是值得的。
毕竟对刘备而言,关羽不仅忠心不容置疑,能力更是一流。除了个人武力非常强外,关羽作为一名统帅,综合指挥能力也极优秀。别的不说,单说他作为一个北方人,到荆州后很快便能带水军,这就非常了不起。如果当年关羽能在曹操手下一直干下去,说不定赤壁之战时曹军就打过长江了。而且,关羽镇守荆州之后,虽只有三个郡,他的实力却是日渐变强的,已经强大到在邺城的魏王曹操不得不单独加以关注时关羽强盛,而王在邺,留必典兵督许中事的程度。其实,对于关羽实力的变强,曹操一直是有所防范的。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年初,曹操命曹仁率先进攻关羽。由于史书记载的缺失,我们并不知道曹仁这位曹魏阵营中最重要也最厉害的将领是怎么打的这一仗。他年初时强势进攻,数月之后便开始反向前进;到了七八月份,曹仁便只能带着数千残兵死守樊城。
勇武如斯,能力出众,又有独立决策的权力,关羽当然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自作主张,动襄樊战役。
但,仅仅是如此吗?
或许不全是。
要知道,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关羽已经六十岁。这位几乎与刘备同龄,跟随刘备东征西讨三十余年,曾于万军中取其上将级的无双猛将已经垂垂老矣,属于他的日子可以说过一天少一天,他必须趁自己心有余且力也足的时候,尽量替刘备建立功业。而且,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
这时候刘备夺得汉中称王,整个刘备集团的气势正值顶峰。而在年初,南阳郡守将侯音反叛虽然被曹仁平定,但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在荆州的统治并不稳固。因此,现在就是出征的最好时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大概也可以成为关羽兵的理由。
还有一个因素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关羽,那就是费诗的那番话。既然老兵黄忠能为大哥立下大功,他关羽作为与刘备一体同心的兄弟,怎能落后于人!黄忠能斩杀夏侯渊,为夺取汉中立下头功,他关羽杀个曹仁再夺下樊城乃至整个荆州,又有何不可!不如此,如何能显示关某人之绝伦逸群?
这一点放在别人身上或许不可能,但放在关羽身上则是万万有可能的。正如刘备集团内所有人都惯着、让着关羽一样,关羽也习惯了别人惯着、让着他,把他捧得高高的。他怎会允许有人在功劳上过他?
于是,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关羽开始进攻樊城。
战役的开始也印证了关羽的想象:什么曹仁,也就能与周瑜比拼一下,遇到他关某人,用胡子就能将其勒死!
七月,关羽进攻樊城,曹仁向曹操告急,曹操命令于禁统率七军前去增援;八月,襄樊地区天降暴雨,一连十几天的大暴雨形成洪水,把樊城围了起来,并且淹没了驻扎在樊城西北平鲁城里的于禁的七军。平鲁城年久失修,破旧的城墙不足以抵御洪水的冲击,于禁只能带着部下登高避水。此即“水淹七军”。关羽趁着大水亲自驾船攻击于禁,于禁抵挡不住,成了关羽的俘虏。在樊城北面十里处驻防的马的原部下庞德所部同样被洪水波及,但庞德此时反倒勇猛作战,力战半天无人能近,结果因为不识水性,在试图退回樊城的途中被波浪掀翻坐船,随后遭到擒杀。此即“降于禁,斩庞德”。
这是一次非常大的胜利。“水淹七军”之后,当时自樊城到许都附近,沿途大大小小的山贼、土匪听闻关羽的大名都纷纷表示要接受他的指挥。在曹操的大本营邺城,人心浮动,魏国西曹掾魏讽联合长乐卫尉陈祎准备动政变,干掉留在邺城的魏王世子曹丕。要不是陈祎临事而惧,事情可能就成了。在事后的大清洗中,数千人遭牵连被诛杀。当然,如果这样还有人不能理解这次胜利究竟大到什么程度,我还可以多说两句。
我们知道,陈寿在作《三国志》时有个大毛病,就是行文非常简略,可以说惜字如金。很多当时的人以及后世人认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他都一笔略过。但即便是陈寿,写到此时的关羽也忍不住为他多费笔墨,出五个字的感叹:“羽威震华夏。”
甚至有传闻说曹操一度召集手下开会讨论迁都的问题,要把皇帝从许都移走,避开关羽的锋芒,因为关羽一旦拿下樊城,进而进攻南阳郡,就可以打通直击许都的道路。
当然,以曹操的见多识广,这就让他迁都不太可能。但曹操这个时候确实需要开会,需要集思广益,寻找应对关羽的办法。在会议上,根据司马懿和蒋济的建议,曹操做出了两项决定:抽调曹军所有的机动队伍增援樊城;同时联系孙权,让他偷袭关羽。孙权也及时给予了回应,私信曹操,表示要“讨伐关羽,表达自己的忠心”。
这下在樊城前线的关羽情况就非常不妙了。
在内部,由于“水淹七军”的战果过于巨大,关羽一下子俘虏了曹军很多士兵,一时间来不及把他们转化为己方的战斗力,又不能把他们放回去,只能暂时关起来养着,导致队伍的给养压力陡然增加,后勤补给很快便捉襟见肘。在外部,曹操新派来的十二营士兵虽然是新兵,但毕竟是生力军。关羽手下的士兵经过连月作战,不仅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已现疲态,而镇守上庸的刘封则找借口不愿出兵协助关羽。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增援的话,关羽无法以原有的士兵完成对樊城的占领。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将领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退回自己的地盘防守,等待益州的增援,之后再做打算。关羽显然不一般,他在战场上从来都是一往无前的。
撤退?对不起,关某不才,认不得这两个字!
🎁免费-纯欲御姐主播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