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已成真(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丝纯欲主播-免费
梦想已成真
村里果真还得找我们说老院的事情,因为他们需要把叔叔的两宅并一宅,挪到西边去,东边成为复耕土地。秋风打电话来,说实在不行,她先拿出自己的四万元,让工程尽快开始。其实自从我着意在南院盖房,便对老院那里失去兴趣,觉得不盖也好,我家老屋留着,多少也是个怀念,拆了盖在西边,对我家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反正也没人回来居住。南院盖好之后,叔叔婶婶偶尔回来,也可以住的,南院虽小,但各种设施齐全,完全按城市里单元房盖的,生活十分方便。所以他其实不必管老院的拆建问题了,并且由他回来盯着在老院盖房,很多本应顺当的事,会因为他的出面和参与,变得不顺利了。
我也理解秋风工作的难处,镇里给她下的有宅基复耕任务,又有文化小院的建设任务。于是我又强打精神做叔叔的思想工作,四万拿到,就拆旧建新吧,基本能购买砖瓦水泥等材料,余下四万,等房子盖好,承建方问我们要,我们问镇里要,就让它形成三角债,目前形势逼人,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叔叔也基本同意。于是说好清明节回家,找人盖房。
我没事就点开监控软件看看,街里大多时候没有一个人影,偶尔路过一辆电三轮,有时跑来几个小孩,在低矮的圈梁上玩耍;有时两只小鸟,在那里跳来跳去;有时是树功和自霞出现在画面里;有时路过一两个人,站下来看一看,指一指,可能在讨论什么。有一天晚上,镜头下出现三个青年,两男一女,在激烈地争执什么,伸手比画,边说边移动脚步,一个男的把女的拉了一下,另一个男的把女的又拉回自己身边一点,不知是一场情感三角债,还是一个经济纠纷,他们吵得那么投入,根本想不到千里之外有人在默默注视。
这一目了然的两室一厅圈梁摆放在那里,不得已接受全村人的观看和点评。建筑队根据工期安排他们的工作,墙体只用两天就起来了。我每一次点开监控,都看到墙体又高了一点,垒到我要的三米三停下来,树功说三米三也就是三十三块砖,将来铺了地砖,内高三米二。因为每块砖高度九厘米,中间的水泥一厘米,所以不用量,数砖就行。我也用铅笔尖点着手机屏幕认真地数过,生怕他给我垒高了。过几天再浇注水泥梁柱。亲眼看到这小小的房体,打下坚实的地基,将来上面再加盖一两层也没有问题。树功跟我微信视频,叫我看看房子布局,说:你当时坚持三米二,也好着哩,这样看着也不低。我说:当然不低,我是迫于你们的压力,三米二了,如果这是我的房子,只要三米,一分都不高,我住了几十年两米八的房子,难道不知道多高适合人类居住吗?他嘿嘿笑笑。
又一天,几个人的身影出现在画面里,开始浇注水泥梁柱。有人推着水泥车进出,有人在墙体上走动施工,一个看样子六七十岁的男人,蹲在梁上一动不动,连搭在膝盖上的胳膊也静止在那儿,我有一阵认为是网络出问题画面定格了,再一看小推车进入了院子。而那个人稳坐在那里思索什么呢?他怎么会有那么好的平衡功夫,蹲在三米多高的窄梁上走神却不掉下来。
再一个中午,点开监控,见树功也上到了墙上,拿着一个胶皮水管子,往水泥梁柱上浇水。可能是工序的需要,要不断浇水,让墙体和水泥梁柱吃足了水再晾干,反复多次才可。但见他将近二百斤的身体,小心地沿着墙走动,我真是捏一把汗,那可是三米三高的墙啊,他万一站不稳……因为李家表哥不给我签那个盖房协议,我一直操心着人们的安全问题。看到小孩接近院子里的大小石头,害怕把小朋友的脚压住;看到有人走到砖垛边,怕那砖没有垒好掉下来把人砸了。而树功是给我义务帮忙,出了事有没有协议我都得负责。此时也不敢打电话喊他下来,生怕惊吓了他。他在上面优哉游哉地浇了近二十分钟,我盯着画面看了近二十分钟,直到他沿着宽二十四厘米的墙体走到边上,弯腰踩上梯子,整个人消失在墙后,不一时从院子里走了出来。我给他微信语音留言:你站那上面浇水真吓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其实站在地上,举起水管也能浇到,不必上到墙上。他回复说:噫,你想多了,这根本不算啥,完全没事,我现在是老了不中了,当年五六层高的楼,我都能站到墙上,没一点事。说他胖他还喘上了,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听着有点吓人。
第二天中午点开监控,又看到他站在上面拿着水管浇水。我只在心里祈祷,整个工程期间,不要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监控程序上有回放功能,可滑动观看各个时间段的画面。我看到小屋的砖墙在不同时刻的颜色变化,白天是正常的红砖间有烧煳了的黑色,夜晚是灯光照亮的黑白色,墙和砖堆投下阴影,看起来有点吓人,清晨和傍晚是灰白的颜色,而那个挂在玉发叔屋墙上彻夜亮着的灯盏,在清晨时分一点点褪去光泽,失去效力,直到树功走过去关了它,闭眼休息一天,待到黑夜来临再次睁眼上岗。树功的汽车停在房后,我就知他在家;车不在了,那就是他开着到县里扎针去了,外出办事去了。树功在墙上浇水的时候,也见自霞的身影出现在门楼里,进到院子里去,可能是帮树功扶梯子,也可能只是想进去看看。不断有人进到院子里,过一会儿又走出来。平静的乡村生活,有人盖房,有人来往奔忙,有人运送东西,街里出现了陌生面孔,会有一些声音打破宁静,这总算是个小小的景观,有了看头,引出一些这样那样的话题。三米之争过去之后,还会有新的情节和话题,日子如此漫长,老弱病残妇们聚在街边屋檐下,总得有话题才行。
清明节前,叔叔婶婶也回到大周,对正在盖的新房寄予无限厚爱,心心念念,嘴里说的都是“咱的房子”,时不时也走进来看看。
墙体建了起来挡住了红旗,监控里看不到它在风中飘动的样子。街里没有一个人走过时,画面又成为静止。好一阵有一辆汽车驶过,又有一辆电动车出现。很少看到人影,村街里异常安静。
通过摄像头观看毕竟有限,我想亲眼看看房子里面的样子,于是清明节再次回去。要请他们三人吃饭,建亚哥说:上次已经吃过,不必要再吃了,花那钱干啥。我说:看到你们忙碌的身影,我非常感动,必须吃饭,主要是一起坐坐说话。于是又去了北边的袁庄,这家银海酒庄饭菜十分好,老板是小洁的表妹,经营有方,在当地做出了品牌,最主要是不用客人点菜,只需告诉人数,便给安排得荤素合理,数量恰当,色香味俱全,经常去的人,她还能记住谁爱吃哪个菜,不用你说话,就送上来了。果然服务员端上了献东爱吃的一样素菜。建亚哥仍然不动盘子里的牛肉。三个男人借着酒菜,由着盖房,说起村里的诸多事与人,对我来说皆是鲜活真切的细节,听得满耳生动。最后我向几人说:你们几个事无巨细地操心,我真是很感动,经常都快要热泪盈眶了,我请你们帮忙,主要是从技术、质量、细节方面把关,至于盖成的样子、颜色,还是让我自己来做决定。我是咱大周的人,同时又不完全是,不要用“咱家都是这样”来要求我。因为好看的标准也不一样,观点不同时,那就依我的标准来吧。总之不能盖成傻高三米六,不想安大得夸张的朱红大门,不想门楼贴朱红瓷砖,不想上方贴花里胡哨的瓷片簇拥四个大字“幸福之家”“花开富贵”。我的总体要求是结实牢固、低调质朴,关起大门自己过日子,不做给别人看,不与别人比高度,这小小院落,用于我爸百年之后的丧事地点,今后不管哪个偶尔回来有个落脚之处,看着舒心,住着安心。我这番话用于解释前面关于房子高度的争执,也铺垫今后难免各种外观样貌意见不同的处理方式,希望他们明白,他们的意见只是作为参考,而最终样式由我来决定。几人听后不语,算是接受了我的想法。农村里把出门的闺女看作一门亲戚,她们回到娘家,被人说成“来了”,而我和海丽回到大周,人们称为“回来了”,因为我俩不是从大周嫁走的,而是小小年纪转学出去和外出工作,没有经历变成大周亲戚的这一步骤,所以一直都是主人,享受着“回来了”的待遇。又因为我们多多少少有自己的一点事业和经济基础,所以我和海丽回到大周,主人翁意识还在,不把自己当外人,比别的闺女说话腰杆稍硬一些。
叔叔的想法有所变化,他又不想动老院了。一是身体原因,回来前在郑州住了几天院,走路都气喘;二是我把钱用在南院,没钱给老院贴补,八万元不够的话,他自己不想拿钱。于是提出两点意见供村里参考:一是还像去年说的那样,由村里经手盖房,我们啥也不管;二是现在的老院堂屋不动,盖三间东屋即可,完全恢复我小时候的样子,只把西边宅子拆除建成花园,也算完成了一个宅基复耕的指标。他不再出面,让我去把这两点转达给秋风。我告诉秋风后,她说:第二点肯定是不行,因为镇里的意见是把文化小院挪到西边,东边这里要连成一片花园。我说:行不行你先汇报一下,也许镇领导同意呢,因为这样花钱更少,四五万就能解决,而且还修旧如旧,维持我家老院的原貌,你们那种老屋拆掉挪到西边重新盖的想法,其实是不伦不类。
秋风面有难色,说她去汇报一下吧。
建亚哥有一个美好心愿,赶在我父亲九十岁生日之前,把房子盖好收拾好,让他的卯大爷回来过九十大寿。叔叔婶婶前几年就说,将来他们要来西安,为我爸庆九十岁生日,现在眼看房子盖好,二人也提出,何不把你爸接回来过寿呢?到时他们从郑州回来,叫两个儿子也都回来为大伯祝寿。一查日历,阴历四月二十三,恰是一个周末,又有上天的好意安排,今年闰二月,致使阴历四月下旬一直推到了6月份,为房子工期给足了时间,也正是麦收季节,我也可回去看看多年没有见过的麦收场面。
一时间我也为此而激动,但我知道父亲的脾气,得他自己完全同意才行,再加上他坐汽车头晕,随着年纪渐大,日益严重。所以他回一次老家,比较麻烦,要姐姐全程陪护,要完全避免两头的汽车,那么就得放弃高铁坐火车,这样两边离车站都近,在西安我哥用电动车带他到火车站,乘坐那个仅有一趟的普快K225,到临颍车站下车,再由一个电三轮接回家里。一个耄耋老人,要将自己的身体从一个地方安全运送至另一个地方,哪怕是你无比热爱和思念的老家,也是有诸多环节的,这些环节对年轻人来说不在话下,可对于一个坐上汽车一分钟就要头晕的老人来说,却是个问题。于是决定,回西安后和他商量。
我到老爸那里,趴在耳朵上说了此事。九十岁的老爸,其实身体很好,腿脚利索精神头儿也好,不论刮风雨雪,每天下楼遛弯至少三次,只是近年来视力不太好了,听力也有问题,人一旦失去了耳聪目明这一指标,就会反应不再灵敏,老爸比着前几年,明显地苍老了。好在他的这些故障对于身体来说不是大问题,只要有人陪伴,出行也能自如。听明白了我的表达,他出乎意料地痛快答应,可能他自己也清楚,这或许是最后一次故乡行了,我又告诉他,我们盖这房子,完全就是为了让他回去看看玩玩,将来……后面的话也不需说,他自会明白。
老爸外出求学工作七十多年,大周对于他,是永远的故乡和将来的长眠之地,村后埋着他的爹娘与祖先,他自己也旗帜鲜明地要葬于这里。近年每次见面,他都要给我们交代后事,怎么装怎么埋怎么待客都说得细致,恨不得亲自监工督办。他可能也很想回去看看,将来为他办丧事的场所。他一定又会拿出自己柜子里的崭新钞票,数来数去,到时候分门别类装在兜里,给见到的老伙伴和小孩子一人一张或数张,然后嘴上或者心里说,这是我今生最后一次和你见面了。
远离大周的我,还是每天从手机上看那座房子,还没盖顶,张嘴向天,静静地立在那里。
秋风打来电话,说她跟镇领导汇报了,第二个意见不中,肯定还是要往西挪,那就按第一个意见吧,还是村里来看着盖,她已经做通村委其他几人工作,村里先垫付四万,地基崴出来墙体起来后,镇里拨给她四万元,所以请我们配合,尽快把院里的树出了,着手盖房。我说:那你去找我叔说吧,他可能还在家哩,只要他同意,我也没意见。秋风又特意交代我,给村里人,还得说是我家拿钱盖房,镇里只给少量补贴,为着我的名声要建文化小院,作为咱大周的一个景点对外开放。因为那几家被拆的人,这几天已经来问,到底给我家补了多少钱,几个人暗地里都咕觑开了,他们的房也拆了,为啥没有补钱?
我心想,这能一样吗?这完全是两回事。再一想,村里拆了他们的房,按政策或许是应该有补贴的,却没有给人家发放到位,现在因为盖文化小院,又不愿让别人联想到补钱的事,对外说盖房的钱是我家自己掏的,强调镇里补贴了“一点点”。乡村工作错综复杂,真不知要有几多面向几套说辞几样方式。婶婶的侄子是南乡一个村的干部,他说这种文化小院建成后,上级每年会有拨款,所以村里会克服困难极力促成此事,春节后让我们“自己看着盖”可能是见我们过于积极配合,想白得一座房子,而镇里又压缩了资金,便想八万元推给我们,我们不接受此方案转头盖了南院,他们便只好又拣起最初方案,由村里经手来盖。我也管不了那些无头绪的乱麻,只是答应一切以村里说法为准,我保持沉默即可。
下午叔叔打来电话,说秋风找过他了,看来不拆不中了,只好就这样吧,他回郑州做个预约好的体检,屋里东西让村里找人搬到学校存放。我说:你把院子和堂屋拍照留念。他说:不但院子拍了,连屋里各处也都拍了,你下次再回来,咱家这座老屋,就没有了!
上顶板的前一天,建亚哥微信通话问我:门楼要什么造型,要不要门楣挡板?我问他要与不要有啥区别和利弊,他说:有了挡板好看一些,但多费一块板,多花一块板的钱,就像那谁谁家的造型一样。我说:那就要吧。第二天点开监控,见黄色吊车停在门外,一群人在房顶忙碌。顶板铺好后,又有一人操作打磨机在磨平灌缝,拿个盆子不时地往上浇水。对他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操作规程,千里之外的我却饶有兴趣地观看着。到中午时再点开,人去楼空,黄色吊车静静停放,房顶细腻平展。
白天,我看到街里偶有几人路过,那个领着孙子的女人,仍然牵着孩子的手,走过房子后面,站下来看看,不知又有何评论和指导。黄昏,街里由东向西跑过一辆白色电动车,不知是不是亚军下了班,赶回家里做饭,在我前几天还出没过的房子里进出拿找东西,在我也曾做过饭的厨房里忙碌,窗台上的播放机是否还大声播着歌曲,旋律回响整个院落。我看到婶婶背着手走到房后,看来看去,停了一会儿,又进到院子里,两分钟后出来,心满意足的样子,也不知看了什么,反正有事没事,就是想进去看看。
🎁黑丝纯欲主播-免费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