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王司业观他神色,觉得甚是有趣。“你不必紧张,是首辅大人点名要你去的。”王司业宽慰道:“你去便是了。”
“再说次辅大人正是国子监祭酒吴大人,想必会关照你。”
谢柏峥再次震惊,他什么时候引起了朝中大人物的注意?于是第二日,谢柏峥怀着满腹疑惑去报道。
翰林院中。
谢柏峥才至翰林院,便被带去见了翰林学士。翰林学士程清和身为翰林院主官,虽然品级不高,但是上限很高。
程清和亲自带谢柏峥去见了两个人。当朝首辅张南岳,与次辅吴仁衷。
谢柏峥已经麻了。
他按照王司业的提点将那两篇文章拿了出来。首辅张大人和蔼地表示,既然这篇文章出自你手,不如就来讲给大家听听吧。
谢柏峥瞬间回到舒适区,早说让他讲课啊,这不是老本行!
谢柏峥已经提前一天回顾过自己写的文章,此时只需收敛思绪,找回从前在大学当讲师的状态。再开口,便能一气呵成地通篇讲下来。
不当老婆86
谢柏峥写的这两篇都是应试文章,考题均出自王司业之手,说的正是当务之急的用人和清田。连日的大朝会闹成这样,吵来吵去说的也就这些事。
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朝廷要清田,必然涉及到用人,至于用谁不用谁,都是很大的学问。
永寿帝这样大刀阔斧地改革,其实也算得上事出有因。
康元十六年时试行的清田策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在于基层情绪闹得太大,几乎是地方官员和乡绅联手搅黄了这件事。
这其实也无可厚非,朝廷派去地方丈量田亩的官员,既没有地方官支持,又不了解各地基层情况,只有一道圣旨在手,这和光杆司令没有什么两样。
更何况,这还是个空降的司令。
永寿帝的应对方法简单粗暴得多,他从康元十六年清田之事归因,得到的解决办法是大范围地将县一级的主官,全部都换掉。
他将清田一事与地方官的政绩挂钩,绝不允许出现地方官和乡绅地主互相勾结,瞒报朝廷一事。
这种一刀切方法奏效的前提,必须是朝廷对地方控制力达到空前的强盛。可若是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达到这样强盛的程度,地方又哪来这么多隐田呢?
这也是康元十六年时,一个政令行不通,康元帝就选择迂回地退一步的原因。两败俱伤,对谁也没有好处。
那时选择不直接丈量田亩数,而是从收成去推算田亩,这个计算方式尽管很粗疏,但至少在基层能执行下去。
从朝廷法度的延续性来说,这应该只是康元帝的第一步。做皇帝的,这一步往后退,大概率不是因为真的怂了,而是为下一步的法令做铺垫。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