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逞强(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莫利从小就不是学习的料,她喜欢跳舞,且非常优秀。但是她的父亲不这么想,他觉得成绩虽不代表一切,但是好的成绩是先行者的底气。莫利喜欢的那些,在其父亲眼里,都是附庸风雅、锦上添花的东西,不足以是用来谋生的手段。
父亲心中对“完美好学生”的定义,让莫利和高璟成了朋友。但父亲的偏见,让这份原本惺惺相惜的友谊,慢慢在女儿心中失衡。世俗往往只认可那些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莫利觉得不公平。
和高璟比较一切的优越感,自此成了莫利平衡这份友谊的唯一出口。
#
暑假,莫利漫步在伦敦街头,感受英格兰东南部与家乡差不多的温度和气候。
“感觉这和家里也差不多,并没太多不同。”莫利想,“不知道高璟为什么如此执着的想要来。”
按照高璟的旅行笔记,去她想去的地方,寻找她心心念念的中世纪原版书籍,听她喜欢歌手的演唱会,看她期待的风景,遍访她密密麻麻的一个又一个手绘的目的地,图书馆、博物馆、画展……研究文艺复兴、罗马入侵,泰晤士河、大教堂、巨石阵、福尔摩斯……
莫利沉浸在这场别人累积了多年筹备的旅行中,体会着“偷到别人快乐”的快感。更让她一点点沦陷的,是在那些笔记上标注着“星星”的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目的地,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偶遇着同一个男孩儿。这让她本带着有些鄙夷的猎奇心,感受到强烈的宿命感。
那天,莫利坐在谢菲尔德演唱会现场,听着高璟梦寐以求的演唱会,台上西城男孩正在纵情演唱《nothing’sgonnagemyLoveForyou》。虽然很经典,但莫利却喜欢不起来。可能自己不喜欢和别人喜欢同样的东西,或者说不想和高璟喜欢同样的东西。
浑浑噩噩的听完演唱会往外走,拥挤的人流中,她一眼就看到了那个优雅稚气又潇洒不羁的男孩儿。
#
景由每年都会来英国的俱乐部踢球,顺便看望久居英国的母亲。
这些年,景由的母亲兰青冉以身体需要静养为由,一直躲在英国,其实是不想回国面对丈夫景泽楷。心结难解,在英国躲个清净自由。
多年来,无论景由问多少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归期。
景由得到的母爱很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他。所以他们每次见面,总感觉有些莫名的客套,就像英国虽然有和家乡差不多的海洋性气候,却总是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异乡感。
景由喜欢西城男孩,是因为一部电影《廊桥遗梦》。女主弗朗西斯卡,遇到男主罗伯特·金凯的时候,已经有了家庭和孩子,即便爱情是无法阻挡的,但依旧是用一生错过。每次看《廊桥遗梦》,他都感到惋惜。内心深处,他渴望自由,向往那种足以冲破世俗观念的爱情。然而,纲常伦理像一把锁,锁住了电影里面的角色,也禁锢着景由自己。
印象中,父亲一贯威严,母亲习惯性冷淡。他极度渴望被爱,却不懂得该如何去爱人。小小年纪,已经是经验老道的恋爱老手,却没有一次交付过真心。景由一直向往“向阳而生”,希望有束光照亮自己的世界,可以让自己有机会,真实的表达自己、表达爱,却从小都被禁忌着这种自由。
他不断被告诫,要克制、要懂得隐藏自己,要赢。所以,他很勤勉,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爱好、追求,无一懈怠。唯一放纵的,就是情感。他和形形色色的人纠缠,从未在意过任何一个人的出身、背景,或者是性格、喜好,合则来,不合则散。
这个暑假,对景由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西城男孩的谢菲尔德演唱会。
西城男孩儿的歌声,总是像讲故事一样,把情绪里面的起伏,娓娓道来。
景由举着摄像机,录着现场。透过摄像机,他留意到,前排坐着一个亚洲姑娘。扎着黑色马尾,马尾除了黑色还有星星点点的彩色扣,黑色的流苏罩衫在灯光的印衬下,泛着时隐时现的微光,水蓝色的牛仔马甲和短裙,配上铆钉高靴,显得有点朋克。和自己一样,一个人来听演唱会,还是个亚洲姑娘,景由心中多了一丝人在他乡的温暖。
散场的人潮拥挤,女孩的钱包落在地上,景由和女孩同时俯下身去捡,一张照片从钱包里掉落。
照片在昏暗的灯光下,景由隐约看到了一个少女从容自信的笑脸,她眉目如星辰,仿佛可以驱散黑暗,照亮整个世界。那种安全感,让人心生依恋。景由捡起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十年后还有好酒,十年后还是朋友。高璟。”瘦金体,挥洒隽永。
景由抬起头,眼前的女孩眼神霸道犀利,是刚刚坐在前排的姑娘,却并不是照片中的女孩。
#
莫利看到景由的第一眼就沦陷了。
所有的爱情,开始的时候都有些无厘头,但大部分的一见钟情,都是被对方的外表吸引,无论是颜值、还是气质,莫利也难于幸免。她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公子世无双”是什么样子,棱角分明里的不羁和率性,有些不屑,又有些忧郁。嘴角浅浅一弯,却又可以让人如沐春风。看起来,可狼可奶,可遇不可求。
那一刻,莫利觉得她找到了此行的意义。
他们一起吃了宵夜。
第二天,他们又在另一个地方遇见。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