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她未曾借過銀錢給他人,怎麼會有人欠她銀錢?細聞酒香後,李吟娥問道:「娘,那對夫婦可曾留下姓名?或者有何特徵?」
「不曾說姓名,丟下信和銀票就走了,只讓我們放心用,女子臉上有疤,男子走路一瘸一拐。」蘇合香細想之後回道。
虞蓁的良人曾為了替她家伸冤奔走,被陳為行派人打傷了腿,想來她是找到了他。
真好,她還活著!
李吟娥拿著那封信喜極而泣,細細看了幾遍後,才找來蠟燭燒毀,蘇合香詫異她的舉動,她在家時,何曾如此小心翼翼行事?何曾有過這般的防人之心?
「吟娥,杜家對你不好嗎?」說這話時,蘇合香紅了眼眶,聲音哽咽。
「娘,你莫擔心我。」李吟娥迴避了自己娘親的這個問題,杜家背後之人是瑞王,明面上還有長公主這個靠山,有權有勢,她就算說了,也是讓她爹娘徒增擔憂。
女兒不願說,蘇合香悔恨交加,捶著胸口說對不起她,早知杜家人心腸歹毒,他們就不該聽信媒婆一面之詞,未親自登門見杜宗敬便把她嫁出去了。
閣樓之上,母女二人抱作一團,菘藍立在一旁,想起杜家的所作所為,也是眼眶濕潤。
--------------------
今天來說說節婦制度。
可能很多不理解為什麼杜家一定要女主守節,因為很「賺」:1賺錢;2賺名聲。
古代對於女人的貞操觀要求,是從先秦時期的西周開始的,《周易》中「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易傳》中「女人貞,吉,從一而終也」,意思是女人從一而終,對男人恆久,大吉大利;而男人若受到道義的約束,跟隨妻子而不知變通,如此就會有凶禍。
但是,從秦漢時期到,朝廷對於女人守節雖然提倡(證據:戴聖著《禮記》、劉向著《列女傳》、班昭著《女誡》中都有對女人從一而終的歌頌);但不強制(蔡文姬連嫁三次;漢武帝的母親王娡生過一個女兒又進宮當了嬪妃)。
是節婦制度的分水嶺,因程朱理學興起,提倡「貞節忠義」,其中的一個普遍性道德原則就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至此烈女節婦漸漸成為社會的主流(ps:雖然程朱理學誕生於宋朝,其實宋朝對女人再嫁也沒有要求)。
元朝在入主中原後,沒有廢除這套邏輯,但也沒有嚴格執行。直到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重視思想統治,所以對於程朱理學的主張是極為推崇並從制度上大力支持的,於是節婦制度徹底瘋魔化。
明《會典》中有明確規定:「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意思是一家出了節婦,本家的差役都免了,所以造成宗族勢力爭先推出節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