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厂的三板斧(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为什么网上总有人说,后来的人错过了创业的黄金时期呢?
因为在15年之前,整个市场有无数的机会,资本还没有能到过剩的程度。
你只要有创意,有创新,未必不能依靠自已打拼出属于自已的一番事业。
可在15年之后呢?
资本过剩,但凡是新鲜点的创业项目,资本就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就围上来了。
就像是当年火极一时的共享单车,谁还知道它的创始人是谁?
本来共享单车这种项目,是个人就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啥核心竞争力的低成本项目,利润率也不可能很高,属于是赚点小钱。
本来互联网共享单车的创始者OFO公司自已玩玩,也不失为一项成功的创业项目。
但是它刚好赶上了资本过剩时代,资本也看中了这个项目。
于是大量的资本涌入共享单车市场,出现了个什么情况呢?
首先是大量资本往OFO公司注入,创始人很快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但是创始人也算是发了大财。
要是在之前,其他没有抢到注资的资本也就算了,毕竟正处于上升期的经济社会到处都是可以投资发财的好项目,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
可惜是在15年开始的,没有那么多好项目容纳海量的资本,于是大量资本开始自已搞起来,以大厂的资本和技术,竞争一下就激烈起来。
基本上当年有点实力的互联网公司都推出了自已的共享单车机会,什么哈罗,青桔,美团,摩拜····
鼎盛时期,国内有70家共享单车公司在运营,超过1600万辆共享单车在各个城市的街道上
资本不断的吹风下,各种夸张的财务报表刺激下,大量的人跟风盲目跟投,大量的资金一步步涌入这个盘子本就不大的项目。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由于行业恶竞,管理混乱,平台强制监管等多方面原因下,大量的共享单车企业暴雷。
大量的投资人血本无归,大量的使用者支付的押金拿不回了。
至于那些共享单车的创始人,要是懂事早早抛售掉自已手里的股份。
虽然失去了自已的事业,但是也不乏一场富贵在身。
要是头铁跟到底的,也不缺血本无归,被限制高消费的可怜人。
只有那些共享单车坟场停放的数以十万计的单车在默默述说着那个疯狂的阶段。
这件本来很好的美事,共享单车项目起初只是为了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三公里的需求,但是由于资本的介入成了一场噩梦。
如果冯京不是重生者,没有前面机缘巧合下的一系列政治金身加持,在面对鹅厂这样的资本巨鳄的全力狙击下,无非就是一个早期的共享单车而已。
懂事点就是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继续让你经营公司给他们赚钱,不懂事怕就是要大失血了。
鹅厂到后期本质上已经成了资本了,后来起来的那些新型企业,细查一下都能查到鹅厂的股份。
不说别的,就单单一个微聊这个名字就足以让鹅厂的法务部找到突破口,更不用说内部一些功能和UI布局上的相似,直接就可以把微聊直接一杆子打死。
“冯总,这微信和米聊也太不要脸了吧?明明这语音对讲是咱们微聊独创的,他们直接就抄到他们的最新版本上了!”林风怒气冲冲的跟冯京抱怨。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