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解惑(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韩安国看了一眼卫昭,长叹一声:“韩某受人举荐,可前往淮南做事,只是心中不甘。我留在梁国,并非才能不足以在长安胜任,只是感谢梁孝王的知遇之恩罢了。梁孝王已逝,其子也不需要我了,我便在梁国没了牵挂想在长安谋个营生。只是韩某不善经营,全部家当不过几百金罢了,我凑了五百金,想献给贵人,求一个举荐机会。韩某也想请教下,究竟如何才能事成。”
呦呵,原来是一个只有一个子的赌徒嘛,孤注一掷却又怕丢了筹码。还好自己不是设下杀猪盘的骗子,不过这朝廷我不熟啊,卫昭便也做出洗耳恭听状,看向直不疑。
直不疑捋须:“韩将军多次立功,想来太后和馆陶大长公主是信赖将军的才华的,只是韩将军多年不在长安,这两位想不起韩将军罢了。”
韩安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遗憾道:“太后久居深宫,帝后关系不睦,我若直接找馆陶大长公主的门路,是不是会……弄巧成拙?”
直不疑点点头:“陛下乃一国之君,天下又有谁能拿势压陛下呢。”
韩安国又道:“当今三公,是否有合适人选?”
卫昭看向两人,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帮忙。历史上韩安国并没有什么人品上的问题,对自己的主子梁王可谓是鞠躬尽瘁,其本人又智计出众,应该是值得一交的。此外,现在这个时间点也很好,其刚入长安,正在寻求接触帝都的权力圈子,这时候示好容易交好。
最重要的是,自己一个草根,想要站稳,就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具体的体现,就是帮人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多了,别人有困难才能想起自己,才能尊重、依赖自己,自己也越有影响力。韩安国看起来还是很信天道的,自己身份已经有天然的加成,今日宴席也算其示好,如果自己能进一步展现自己的价值,想来这个朋友应该也就交下了。
想到这里,卫昭便笑道:“想来太尉(田蚡)最合适。”
韩安国不讶于卫昭的插嘴,只是恭敬道:“愿闻其详。”
卫昭当然不能说,历史上你就是贿赂了田蚡5oo斤,让其在王太后面前说好话才搞到的职位;也不能说田蚡沉迷摆谱,经常跟皇帝举荐候选人,皇帝也很给这个舅舅面子。
卫昭换了个说辞,缓缓开口:“御史大夫(赵绾)性子急,进退无度,恐有大祸。”
这不是瞎说,历史上赵绾、王臧等人因被皇帝重用,给予推行儒学,引得深信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不满,最后死的很惨,连带着皇帝本人的权力也被打压。
韩安国和直不疑静静地看着卫昭,没有说话,卫昭继续道:“丞相(窦婴)显贵已久,将军未必能打动他;太尉(田蚡)则不然,新官上任,总要立威的,求到太尉头上,为了示范,太尉都一定会把事情办得圆满。”
道理很简单,相比跟随窦太皇太后显贵很久的窦婴,田蚡刚刚被自己的外甥提拔,王太后也刚刚熬死了丈夫混成了太后,太后和国舅的权威还没有树立,两人现在正缺一个立威的机会,一个告诉朝野自己达了的机会,故这时候上门送钱,除了贿赂,还是太后和国舅展现自己手段的机会,这两位想来会尽心办事的。
韩安国和直不疑显然明白了卫昭的话,两人沉思片刻,都觉得卫昭说的很有道理。
韩安国起身对卫昭行了礼,随后继续开宴,卫昭无意间瞥见自己弟弟看向自己的憧憬的眼神,觉得飘飘然。
宴席散后,直不疑找人要来纸张,提笔写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命人悬挂于厅堂。
韩安国安排人连夜向太尉府送拜帖,邀请太尉一聚。
这些与卫昭没什么关系,她最近在忙着搞器械制造。哥哥来信说家里得到了公主的照拂,又买了很多田地,只是耕种效率太低。卫昭便想改进下器械,决定用唐代曲辕犁的构造,相对灵活,便于转身。
古代,最有用的还是农业啊。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