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肖家怕耽误侄子的事,便让他回去。
“好,一定。那您慢慢走啊。“金炉说。
回去的路上,肖家眼眶红了。嫁到羊山这些年,回娘家的次数不过十来次。年轻的时候要拉扯六个子女,其实是七个,还有一个长到九岁被水淹死的儿子。还有一群鸡鸭,一头母猪要喂,不得闲;等闲下来时,自己年纪又大了,三十几里的山路,实在吃不消。再者说了,爹妈都死了,回去了也不知道在哪里吃饭睡觉。几个哥哥都有了自己的儿孙,不好去打搅。
这次能听得娘家的消息,她是真的欢喜。
戏台的锣鼓声越来越密集,吃过早饭,人们纷纷往庙那里涌去。往日里安静的石头路上热闹了起来,肩上扛着长凳的老者、拉扯着鼻涕娃的母亲、还有蹦蹦跳跳的娃娃,都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老人家一般会早早地到戏台最前边放好长凳占坐,她(他)们大概是观众里看得最认真的了。娃娃闹着要去看戏,大抵是为了拖着妈妈去那里给自己买吃的;妇女在这里也不得消停,得看着不懂事的孩子,免得他们去闯祸;一伙伙的青年男女则爬到勺子岩顶去谈天说地。男人们有的三五成群站在庙右侧的一截墙根下抽烟话事,有的躲到庙后边的春生屋里打牌去了,还有几伙人钻进了戏台右侧的樟树林里,里边凉快,他们在那里开了两场牌,热火朝天地打了起来。
花鼓戏在震天响的锣鼓声中开始了,穿着罩袍的唱戏人飞舞着长袖,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整个羊山村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半中午,肖家一个人在屋里干坐着,她怕侄子万一来了找不到人,于是没出去看戏。
“姑姑,姑姑……“,一个声音从窗外传进来。
“哎,这里来“肖家忙起身,摸着墙出门口去。
两人见了面,后生歉意说道:“也不晓得买点什么给您吃,只听爸说您吃斋,就去市场买了两挂面条。“
“啊呀,不要去花费钱财!能来看我就很喜欢了。“
两人进了屋子,肖家拉出一条木凳,拍了拍,“来,娃娃,来坐。“
后生坐下,问道“姑父没在家?“
“刚出去看戏了。“
肖家问了娘屋里三个哥哥的情况,又拉了一些其他,时间过了点把钟,喜生起身告别。
肖家拉着侄子的胳膊要他留下吃饭,虽然她不知道要拿什么来招待侄子。家里现在只有一点青菜豆角,就算要买豆腐也买不到了。
但是她心里还是想留难得来一回的娘家人吃一顿饭,或许可以去几个儿子家吃。
“姑姑,真的不吃了。我在庙里吃,等下他们散戏就得找我了,不能耽误。“喜生恳切地说到。
肖家见侄子这样说,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她站起来,把侄子送到巷子口,交代他下次来村里一定再来。后生连声说“好“,又让姑姑回去,这才走。
肖家摸着墙返回,她的眼睛早些年就看不清了,这两年更是瞎得厉害。其实除了眼睛,她其他方面倒挺好,背没驼,腿能走,饭能吃,连牙口也是好得很,一口整齐的牙齿健健康康地立在嘴里。不过,村里人说这是不好的,老人到了一定年纪还不掉牙,就是要“吃儿孙“。可牙偏偏不掉,能有什么办法?
她想着,自从六十五岁以后,三个儿子就每半年挑三担谷子倒到她屋里的阁楼,柴火呢则是一人管一个月。这可不是“吃儿孙“嘛!其实到了这个年纪,死也死得了,她老是这样想。可是小儿子有丰才二十岁,还没成家,她还想看着小儿娶妻生子呢。现在因为有丰还没成家,也就一直跟着两老过活,名下还分有两亩地。对于这个最小的孩子,她和老头是疼爱的,老来得子,谁不喜欢?年轻的时候因为孩子多,生活的担子重,前面五个孩子都没怎么管过,都是大扯小;自己年轻时也有点脾气,孩子不听话了就打。老了之后脾气也改了,孩子们6续成了家,原本热闹的大家变得冷冷清清,小儿子出生后,她便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他。舍不得他吃苦受累,家里分的两亩地,到农忙时她和老头也会一起去做,虽然另外三个儿子也会有话说,但是不能让他一个人累死吧。菜地也还留了两块,平时的吃喝能供到。柴火呢,小儿子砍一些加上他三个哥哥给的,也差不多够,平时她没事也去近处打些低矮的灌木回来。趁现在还能动,能做一点是一点。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