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腊子山煤矿31人失联五(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杨亚华长舒一口气,心里在想,阿弥陀佛,抓个虱子在头上咬的差事总算没有办砸。嘴上却没有缄口,他催促道,“专家们抓紧时间言。”
“如果撑大2、3号孔进入,花费时间至少在7个小时,由于工程震动,塌方可能性增大。”
“如果从1号孔进入,巷道挖掘距离长,土石方量大,所花时间与从2、3号孔进入差不多。”
“工程震动都存在,我建议从3号孔进入。”
“既然所花时间差不多,我建议从1号孔进入,便于作业面铺开。”
“领导说说。”杨亚华说。
李强建议,“塌方距离过长,从巷道正面进入肯定不现实;4号孔所钻位置偏离,暂停;3号孔作为联系通道;应该撑大1、2号救援孔,既能扩大作业面,又能避免救援通道单一,以防不测。”孙世华、唐市长等人均同意李强的建议。
“那就按李强的意见办。”杨亚华没有片刻犹豫,一锤定音,“我强调几点第一,在目前还没完全摸清井内情况的前提下,要继续扬艰苦奋战的作风,刻不容缓地抢抓救援时间;第二,多听群众意见,尽可能考虑到现场救援的复杂情况,并注意自身安全;第三,唐市长、张政委统筹组织好武警、民兵、家属力量,土洋结合,扩大作业面,尽快打通救援通道;第四,孙书记坐镇指挥部,畅通各方信息沟通渠道,回应社会关切。散会,干活!”
入夜,星星、月亮照常挂在天空,四处游荡的山风穿梭在山谷。杨亚华拉上蓝色运动服拉链,抵御阵阵松涛带来的寒意。军民打着火把奋战着,汇成逶迤绵延火龙的山谷响起震天动地的劳动号子。
这时,手机铃声响起。杨亚华一看手机屏幕,北京号码,心中不免打鼓。遂走到僻静处,接起电话,“喂,您好!”
“我折木龙。”
“哦……折部长,您好,有何指示?”
“小杨啊,腊子山矿山情况怎样?”折木龙在电话那头打起官腔。
“矿上有31名工人被困,已查明被困位置,没有生命危险。目前,正组织军民救援,预计两小时后救援通道能打通。感谢折部长一如既往地关心白江省、腊津市!”
“你忘了,白江省是我第二故乡,关心是应该的。刚才,我跟你们老大(省委书记)通过电话。他说,你在处置腊子山矿山事故时,救援得力,维稳得力,舆情应对得当,将负面事故转化成军民团结奋战的赞歌!你们书记、省长正在赶往腊子山煤矿的路上,据说要面向全国开新闻布会。”折部长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什么,又没头没尾地说道,“喔,小孙没跟你添麻烦吧?”
这位折部长大有来头,原白江省委书记的他履新国家某重要部委负责人。折部长口中的“小孙”指的是孙世华,是他在白江省的大秘。折木龙透露给他的信息量很大升为部级高官的前任与继任友好地交流过对这次事故的看法;他这个“补锅匠”在事故处置中表现尚可;在31名工人升井的深夜,省委书记、省长要站在c位营销白江省了;更重要的是折木龙很关心他大秘……杨亚华觉得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看得他背心汗涔涔的一个将功折罪、值得反思的事故可能会被粉饰成爱心满满的赞歌,一个造成事故的幕后推手可能会逃脱纪律的处罚……这些不好预感让杨亚华感觉好累、好反感——事实呢?公平呢?如果工人不能升井,某些人还会来吗?
“快,加派人手!两个小时必须把通道打通!”短暂的沉默,杨亚华顿觉不妥,忙用现场的繁忙掩饰怠慢,但不想违心美化这位“温室花朵”,遂避实就虚地敷衍道,“喂……折部长,没有没有,孙书记不错,人长得帅,一手锦绣文章。”
“那要麻烦你这位领导在关键关口多多美言哟。”折部长将“关口”二字加了重音,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轻描淡写地说,“喔,小杨,你岳父还在青岛吧,身体还好吗?我的老领导经常叨念他这位老战友。”
“让折部长挂心了。他其他还好,就是战争年代留下的伤,像天气预报一样显示天晴落雨,晴天还好,下雨天就疼!”杨亚华知道折部长提到的这位“老领导”的滔天权势,其实与他生性耿直的岳父关系一般。折部长这时候提起他岳父,潜台词很多,重要的有一条我有底牌的,而且清楚你的底牌。这让杨亚华更反感。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杨亚华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要为民做点事就要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情商,遂压住怒火,用官场标准的含糊其辞回答,“折部长,孙书记在这次事故的运筹帷幄,我相信书记、省长会看在眼里的。”
“喔,好的。小杨,到北京记着给我打电话,到我家来做客。”杨亚华听见折部长打哈欠的声音,脑海中浮现出他那张胖胖的圆脸。杨亚华明白大领导说这样客气话往往表示结束通话的意思。“会的,折部长,到时一定来跟您汇报工作。”五秒后,杨亚华果然听到电话那头的忙音,心头很不爽——某些人做事不行,写个报告请示拎不清轻重,但琢磨人、琢磨关系门儿清。
1o分钟后,孙世华出现在他面前,之前的苦瓜脸不见踪影。“接到省政府通知,省委、省政府准备在工人升井后召开新闻布会,彰显事故涌现出了的以人为本、艰苦奋战的救援精神。现在书记、省长下高了,杨副省长,布会现场怎样布置,向您请示一下。”孙世华讨好地说,并适时递上纸质报告。
杨亚华浏览了一下报告,漫不经心地说,“几家央媒都要到耶。”
“是。我有个同学在新华社驻白站,我叫他招呼的几个媒体朋友。”孙世华连忙递话,好像办了一件大事一般。
“现场指挥部采访这块换成你,其余的按你提办。”杨亚华接着口述了对报告的修改意见。孙世华颇感意外、惶恐前几次文字材料,这位杨副省长都要字斟字酌地改,改得这位名牌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开始怀疑人生,但这次文字材料却轻轻松松地过了。
他这个“绣花枕头”哪知杨副省长的心思?这次矿难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至于开布会这种事,杨亚华认为一个熟悉新闻套路的科级干部也能安排妥当,又何必让一个副部级干部花心思呢?堵住事故漏洞,防范于未然,才是他应该做的事!他是学历史的,历史经验的响指在敲他脑袋既然省委书记、省长到布现场了,镁光灯下的高光时刻就要让给两个“老板”,副手应成背景板;副手再不知好歹往前凑,轻者被认为没摆正位置,甚者被怀疑有政治图谋了。谁在做事,谁能干事,走到这个层次的“老板”心中自然有数,不需杨亚华在镁光灯下画蛇添足。再说这次矿难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用工人生命给自己脸上搽粉,以杨亚华的为人做不出来。
做完事,悄悄离开,符合官场规则,也符合杨亚华的性格。
“我怕我说不清楚,杨副省长还是你接受采访吧。”孙世华假意推脱。
“怎么说不清楚?所有的材料都是从你这里出来的,你最清楚。”杨亚华此刻脸上浮现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那我就按杨省长的指示办。”孙世华嘴上是这样谦逊的说,心中却美滋滋地盘算着央媒多么权威,多好的宣传机会;你真谦虚还是假谦虚,反正咱家就不客气了。
杨亚华用鄙夷的目光看着兴匆匆离去的背影。
喜欢陪他一起渡过请大家收藏陪他一起渡过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