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 36 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蒸饼馒头馎饦定是少不了,除此之外还有杏仁豆腐、小葱豆腐、干烧素鹅………”
他每报一道菜,和尚嘴边上挂的哈喇子就长一寸,报到最后口水点地,擦都来不及擦。
莫文远还神秘地眨眨眼睛道“还有道菜,我先不说,你们到时候闻味便知。”他勾勾手指示意众人附耳,“那可是顶级大菜。”
大菜,还顶级!两词叠加,僧众肃然起敬。
他留下悬念,便开始关心寺庙中有哪些熟悉的僧人,好不容易琢磨出完美配方的素佛跳墙,他自然想与友人、师父分享“慧空禅师、慧远师父、慧智师父在否?”
“慧智法师不在,其他几人都是在的。”
莫文远有点可惜,慧智师父吃不到好的咯!
……
馎饦,又称汤饼,指现代水煮面条或者面片一类的食物,在唐代很有市场。除了常见的热汤面以外,冷面也很流行。冷面又称“冷淘”,花色品种繁多,光是莫文远吃过的,就有芦菔丝配菜的冷面,槐叶配菜的冷面,还有豆粉做的冷面等等。
他今日欲做的,便是后世韩国、日本等地很流行的荞麦冷面。
荞面是在西市买的,陕西一带人大量种植荞麦,往长安出售,有不少人喜欢吃荞麦面合成的馎饦,汤饼摊上还专门有“荞面馎饦”卖。
莫文远抄起袖子,将荞面麦面用水混合,大力揉搓,习武增长的力气全用在了做饭上,面团在他手下同橡皮泥般,揉成不同形状。
为保干净卫生,小黑羊是不允许出现在堂前的,但他目力远胜人族,隔着院子也能看见莫文远的动作,闻见荞面的味道,莫文远揉面的时候怕是加入了桑树或者其他树叶的汁水,面团散着淡淡的清香,香味同荞麦结合在一起,光是闻就感到脑海清明,肺腑间满是青草绿叶的芬芳气息。
他是只爱吃荤的小羊,却忽然感受到食素的好。
灶台上架了两只鼎,一只吊着高汤,什么猴头菇小菜秧黄芽菜心海带,种种蔬菜混在汤中熬至,等火候到了再加把香料,香气扑鼻。
令一只鼎中沸腾着拉好的荞麦面,他用了拉拉面的手法拉面,面丝不粗不细,恰到好处,浅灰色的荞麦在沸水中翻滚,莫文远看火候差不多了,眼明手快把面捞上来,直接浸入凉水中,舒展的面条在水中飘扬,高温将其质地煮得柔软,而瞬间突入凉水则会让其恢复微妙的硬度。
光是想到荞面劲道的口感,小黑羊就口舌生津,恨不得冲进厨房大快朵颐。
……
兴善寺的僧人们在快乐与痛苦之间反复横杠跳。
痛苦是肯定的,莫小郎君借用他们堂前做菜,香飘十里,勾起馋虫,偏偏他们还暂时不能吃,只能闻味兴叹,煎熬异常。
他们很是痛苦,这难道是我佛的考验吗?口鼻中满是诱人美食的香味,去菩萨座下诵经时甚至能看见其颜色,却偏偏不能吃!
还有佛心不稳的升起了偷吃的念头,奈何寺中老僧早就猜到他们中肯定有人不守清规戒律,手持降魔杵在原地逡巡,还时不时用鹰隼似锐利的眼神扫过他们的脸,让其他僧人不敢轻举妄动。
那可是降魔杵啊!
用物理渡化妖魔鬼怪的棍棒来警示他们,良心就不会痛吗?
僧人无法,只能用快乐的事情来安慰自己,只要等一天,只要等一天就能吃了!坚持住!
莫文远推小车进来时,被殿内黑压压的人头唬了一跳,他对慧远法师道“为何人如此之多?”正常情况下,寺内僧人便是诵经都在别院,观音的院子有几人跪在蒲团上就差不多了。
他数了数,现在在院内的怕不是有百八十人,寺庙内年轻一代的僧人来了大半。
慧远“呵呵,管他们做甚,都是些自寻烦恼佛心不稳的。”明明知道吃不到嘴还抱有一线希望,要守在这里等明日开饭,不是自寻烦恼是什么?
“你该做什么便做什么,切莫理会他们。”
莫文远“……”
好叭!
小推车上放了五枚小陶罐,罐子顶端盖子盖得严实,菜品的鲜香只能通过盖子正中心的小气孔传递出去。陶罐内的汤还在沸腾,靠近便能听见“噗嗤”“噗嗤”的声响,气浪几乎能把盖子掀翻。
僧侣坐在大殿左右两侧,给莫文远留下了条一人可行的过道,他坦荡前行,推车在人间穿梭,目不斜视,一心向菩萨,丝毫没现甩在身后的僧侣表情已大变,眼睛睁大,睚眦欲裂,嘴巴张成了圆圆的“”型号,两颊更是深深地凹陷下去。
给香味逼得人不人鬼不鬼。
定力最差的小沙弥无望地伸出手,渴渴望的呼声从嗓子眼挤出来“让我吃一口,就吃一口。”那生硬微弱、颤抖、绝望、凄凉,听见的人都头皮麻,低眉敛目,阿弥陀佛。
这是能震动人灵魂的声音!
莫文远把小陶罐端端正正在佛前排列,掀开盖子,如同炊烟一般笔直上升的气烟,猛地向四周散开,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荤香猛地炸开。
莫小郎君将菩萨当作了他的食客,跪坐在蒲团上念念有词“此菜名为佛跳墙,菜名典故多有冒犯,弟子就不在此一一赘述。”
“香味虽是荤香,制作过程中却未用到哪怕一丝荤,皆为菜蔬瓜茄并豆腐素肉,烹调而成。”
“请菩萨放心用。”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