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晋江独家(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盖房子是件大事,亲戚门上都会搭把手。
陈水秀听说了,抿嘴笑笑。
俗话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她跟长青出不了什么力,就出钱好了。自打搬到镇子上,回去的就少了,也不大掺和老家那边的事儿,可门礼一样都不少。她是从柳沙湾出来的,代表的是长青,长青不在家,可不能给长青丢脸啊。
陈水秀忙里忙外,撑着门面。章小叶想起来就不平衡,爹在外面搞事业,家里的事儿都压在娘的肩上,就忍不住叨叨了一句。
“娘,爹就像个甩手掌柜”
“叶子,可不能这么说你爹”陈水秀唬着脸。
“娘,人家不是心疼你嘛”章小叶缩缩脖子,咧咧嘴。
“叶子,娘不怕辛苦,只要你们几个好好的”
“娘,您也要多为自己考虑一下啊”
章小叶在心里叹了口气。像娘这样的,体现的是劳动妇女的美德,可这种美德是建立在为家庭牺牲的基础上。
一直以来,社会上歌颂这种美德,提倡无私奉献精神。
这个年代还好,有传统道德约束着,男人们晓得女人们的辛苦,也有所体谅。外加上纪律严明,绝大多数人不敢犯错误,尤其是男女关系上。可搁在后世,男人们达了,女人们变成了黄脸婆,家庭危机也跟着来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现,甚至被负心男扫地出门。
这跟社会风气有关,六七十年代追求的是理想信念,拼的是事业成就,讲的是精神境界,可从八十年代末开始,讲究的是金钱物质,思想变了,精神垮了,糟粕也随之而来。
几天过后,就是“元旦”。
新的一年开始了。长青来信说“秀儿,春节恐怕回不来,随军的事儿基本上定了,今年夏天就能办下来”
对于随军,陈水秀都快麻木了,以前是那么渴望,现在觉得办不办都行。她今年三十三,跟长青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早已经习惯了独自生活。
章小叶倒是很欢喜,盼了那么久,终于能去部队上了,一家人也能团圆了。可赶上高考,她得在家乡参加考试,等到录取通知书下来,恐怕就要去学校了。
出于谨慎,随军的事儿未对任何人提起。
陈水秀揣着这个小秘密,时不时地瞅瞅日历。继国和继军吃着饼干,想起来了就问“娘,爹过年为啥不回来啊”
“呃,你爹忙着干大事呢”
陈水秀看着俩娃娃,一脸疼爱。
继国和继军对父亲的印象,仅存于照片之中,那个戴着大盖帽,英姿勃勃的军人就是他们的爹。说起来是一脸自豪,镇子上哪家能吃上高级饼干啊这是从省城寄来的,别的娃娃见都没见过。
日子一恍而过,迎来了“春节”。
有秋粮打底,村民们过了一个好年。家家户户剁了猪肉馅子,包了饺子,可谁都不敢声张,生怕邻村来借粮食。
其他几个富裕村子也藏着掖着,跟柳沙湾大队学着叫穷。
公社开会动员了几次,可收效甚微,谁也不愿腾出粮食来。许书记晓得大家的心思,被前几年的困难吓住了,再也不敢大手大脚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赶上县里催促,就说“俺们七里店公社有七八个困难村子,还等着上面救济哪”
县里摊派不下来,支援外地就打了折扣。谁让全国各地都困难呢只好咬牙坚持一下,等到春荒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阳春三月,杨柳青青。
麦苗冒出来了,田野里披上了一层绿毯。天暖和了,村民们换上了夹袄,轻简了不少。长志家也备齐了砖瓦木料,请了木工师傅,准备盖房子。
开工那天,村民们都来帮忙。
打地基,砌墙,上门窗,上梁,热闹得就像过年一样。继宗媳妇顾不上纺纱了,跟江玉梅替换着烧茶做饭,忙得脚不沾地。
十来天功夫,就完工了。
三间大瓦房,两间灶屋,院墙没拉,就那么敞着。这时候的宅子还是传统工艺,青砖灰瓦,屋檐高高挑起,滴水檐上铺了一层细瓦,很是讲究。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